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

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(Fang Si-Qi's First Love Paradise)

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不是一本“好看”的小说,它甚至不容易“看完”。但它是必须读的。不是因为它揭露了某种骇人听闻的社会黑暗,而是因为林奕含用极其清醒、极其哀伤的笔触告诉我们:有一些伤害,是在最温文尔雅、最有修辞的地方发生的。

小说的中心是房思琪,一个聪明、敏感、热爱文学的女孩,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。最初的那一幕,她说“我不会”,而不是“我不要”或“你不可以”。这不是语言的错误,而是社会结构的错。她说“对不起”,是因为她被迫承担了不属于她的责任与羞耻。林奕含让我们看到,一个女孩如何在权威、教育与美化的语言里,被一步步拖入无法逃脱的深渊。

除了思琪,还有两个角色让我久久难忘。

刘怡婷是思琪的朋友,她们一起长大,是彼此的镜子、是思想上的双胞胎。起初怡婷并不知道思琪的遭遇,在听到思琪“跟老师在一起”时,她的反应是愤怒和厌恶。这种反应并不罕见,甚至是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。但正是这种“无知的正义”,让受害者更孤立。直到她读到思琪的日记,直到真相如洪水倒灌,她才明白,那不是“恋爱”,是强暴。那不是“爱上了师长”,是被剥夺。刘怡婷的痛苦,不只是对朋友的失去,更是对自己“无能为力”的深切控诉。她代表的是那些旁观者——太晚才理解,却永远无法释怀。

许伊纹是另一个令人心碎的角色。她是人们眼中“嫁入豪门”的好命女子,是思琪她们曾经艳羡的美丽大姊姊。但在婚姻里,她被丈夫拳脚相向,连孩子都因此流产。她的痛苦没有在文学里被隐喻,而是现实中活生生的压抑与噤声。更讽刺的是,她的丈夫钱一维,曾是思琪她们心中的“完美哥哥”。一个外表得体、说话温和的男人,却是另一场精致暴力的加害者。这种平行而重叠的伤害,让人寒冷——它不是偶发,而是结构性的悲剧。

林奕含的文字太美,美得几乎不真实。她用语言做了最后的挣扎,却也在语言里预言了自己的沉默:“如果我不写下来,我会发疯。”而小说中思琪最后的疯癫,就是语言的彻底失败。当文学无法拯救,当知识无法保护,当“我爱你”也可以是加害的借口,思琪疯了,作者也从世界上消失了。

但我们还在。刘怡婷还在,带着哀痛活下去;许伊纹还在,像千千万万真实存在的女性一样,继续生活,继续遭遇,继续忍耐。

读完这本小说,我感到的不是简单的悲伤,而是一种久久不能散去的震颤。它让我重新思考,什么是教育、什么是权力、什么是“文学的无力”。更让我意识到:倾听和相信,是我们能为他人做的起点。愿每一个像思琪那样的女孩,在未来某一个时刻,不再需要疯掉,才能有人听见她的哭声。

© 2025 Qingning · Mosaics